陕西省华阴市罗敷镇明星小学 714200
一、学困生的表现形式
学困生即在学习或品行上暂时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可分为:学习困难生、品行困难生、学习和品行双困难生三种类型。学困生是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也是衡量一位班主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做好班级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起来,其根源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因素,一方面是内在因素。我认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教育的影响
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度溺爱、放任发展,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够,价值观不正确,对孩子实行粗暴教育,孩子从小形成了逆反心理,孩子长大不服管教;二是单亲家庭的教育力量缺乏,父母的离异或早逝,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条件,容易造成他人对孩子的歧视,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三是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的文化素质有限,加上过时的教育方法,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就好,孩子的学习只能靠自己。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网络游戏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还来负面影响;二是社会多种价值观并存,新读书无用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三是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
3、学校班级的影响
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班级没有从面向全体这个角度审视问题,只注重了优、中生的培养,忽视了学困生的教育;二是学校班级未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问题,形成学生学习上的偏科现象,合格生减少;三是学校没能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成功点的角度看待问题;四是学校的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法欠妥,形成了学困生。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不懂得为什么而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科学,不恰当,不会学习。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不够强。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个人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从而提高整个转化教育工作的质量。我认为转化他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尊重人格,树立信心
由于学困生受到的批评较多,心灵容易受到伤害,自尊心极其脆弱,教师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与他们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多表扬(让大家都知道),少批评(不让他人知道),多发奖,少发火,要树立他们的信心,以诚恳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激励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这些学困生得以很快转化。
2、培养兴趣,以优带困
常言道:“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感受和欣赏学习的魅力,形成自觉学习和追求新知识的倾向是转化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策略之一。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降低学习要求,寻找他们学习上的成功点、兴奋点,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同时长期关注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再逐步提高要求,循序渐进,小步推进,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教师要帮他们学会自我反思,明确自己学习目标,收集、利用学习资源,为他们设计简练有效的学习方法,必要时,可以找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给与帮助。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困生的情况各有不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差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4、抓住时机,实施教育
教师如能抓住恰当的机会对学困生进行教育,他们不但容易接受,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困生每得一次高分或每有一次进步,每遭人歧视或心灵受到创伤,这些时候都是教育他们的最佳时机,班主任除了用心找到这些契机外,还要根据契机形成的规律,积极创造条件,促使转化契机早日形成,以加速学困生的转化。
5、教育合力,配合教育
所谓教育合力,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方向一致,作用互补,时空衔接。在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上,要做到校内校外相互配合,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参与,既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做好学困生家长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6、微笑称赞,爱心感化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不管是谁,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学困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多给他们称赞,学困生一旦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微笑就是亮点,你笑了,全世界都笑了。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学困生,并且当他们出现错误、失败时,不是训斥,应先调查了解,选择适当的场合含蓄地进行引导、纠正,用真诚的、热情的一颗心,让他们感到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己。“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个好学生,多一次或者少一次称赞,可能无所谓,但对于一个学困生,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表扬,他也会欣喜若狂,铭记于心,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多给学困生表扬和称赞,坚定他们积极上进的信心。
学困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因此,班主任不能像加工产品一样培养同样规格的人才。作为班主任,要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差异,充分了解学困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差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人而异,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在其具有良好萌芽时给予鞭策和鼓励。
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 教育者必须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总之,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多关注学困生,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教育的人爱在学困生的身上倾注满腔的心血,不管他们前进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要用最大的信心去教育好他们,使他们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