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场景描写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杨德全
重庆市潼南县古溪镇惠光小学校                 402673
   要:场景描写在小学作文中运用较多,平时,作文中无时间、地点、无人物主次、无个性特征,场景无描写重点、无具体内容、语无伦次、言之无物、不形象生动、怎么办呢?这里提供了一些经验可供借鉴。
   主题词:作文;场景描写;经验                                                                                                                                                                                                                                                                                                                                                                                            
五年级上册基础训练八的作文题目是: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真实、写具体、写清楚。突出重点,语句通顺。
一个场景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什么人、干什么事,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要突出主要人物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其中,人物活动是场景最主要的部分,也是重点的部分。因此,必须尽量地写具体和细致。这样,才能把自己经历的场景情况清楚明白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写这一作文题时,往往出现一些下列问题:
   一、没有事情发生的时间
   “旅游车载着我们一路颠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绿荫遮挡,一直前行,就像一只大甲壳虫一跳一蹭地向山里爬去。”这一段文字隐隐约约地告诉我们,事情发生在白天,时间不详,不明白,不具体。
   二、地点写得不清楚
“老师带我们上山,到了半山腰,各个小组开始准备野炊......”(这里的“山”具体是指什么地点,“山”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来野炊,都没有写清楚。)
   三、人物不明白
一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龙多山风景区”,山脚下溪水清澈,溪流时而平缓,时而从上而下撞击在溪里的大石头上,山腰上一片郁郁葱葱,美丽极了。我们在溪边开始准备午餐。有的垒灶,有的搭锅,有的找柴禾,有的去取水,有的淘米,有的洗菜,有的生火......(这段话对环境作了必要的描写,很好。但是,用“有的”,“有的”笼统地写人,人物的个性特点就显得不明确了。“有的”人中,究竟是哪些人,姓甚名谁一个也没有点名。哪些人是主要的人,就应该重笔细写,哪些是次要的人,就应该简写、略写。在“生火”,“洗菜”时,他们各自是怎么表现的都没有写明白,活动当中有没有失误,有没有做得不当或不对的,也没有写出细节来,而且所有的人就只有一个动作,一个表现,没有个性化,没有典型,给人不真实、不具体、不清楚的感觉)
   四、过程不详
“我们这组的同学,开始煮饭时,他们去搬石块,搭灶,然后生火,加上水,放上锅,把肉类、米、豆子放进锅里,煮熟,每人吃十粒豆子,再加一碗干饭。”
弊病分析:1.煮饭过程不详,该略不略,该详不详。2.野炊的整个过程没有详细写,在以上各个阶段中,哪些阶段需要展开写,哪些同学的表现需要突出重点写,文中没有表现出来,3.不按野炊的一般顺序做事,使人认为在颠倒是非,胡乱做事,文理不通。4.“我”在做什么事不知道。没有亲自做过的事,怎么写呢?5.“每人吃十粒豆子”,吃饭数颗数,一点也不真实。6.言之无物,写口水话,记流水账。
   五、选材不当
“在野炊过程中,有几个同学不小心掉到水里,鞋子、袜子、裤管都打湿了,像个落汤鸡一样,被老师批评了。”
 病例分析:1.落水之事与主题无关,本次场景描写是以春游中的野炊活动为主题的,一次野炊活动的全过程才是文章的主题,它的整个过程应表现同学们在野炊的前、中、后各个时期的欢乐、有趣的情景。2.不能突出中心,个别同学的突出表现的场面描写没有写,能充分表达出同学们愉快心情的没有写,能突出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智慧出硕果,活动锻炼本领的道理没有写。而文中的“同学们落水、受老师批评”这一材料与表现主题无关的,应该不要。
以上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主要人物和活动场景没有写具体”,那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明确要求,分清主次。
1、写场景或场面按时间顺序写(事情的发生有时间、地点,才有落着点,有顺序,才有文理通达,才叫作文。)2、写真实(就是写亲身体会、感受。一言、一语、一个动作、一个笑声与野炊活动有关的就是最好最真实的材料。)3、写具体(就是把最能反映人物动作的肢体语言,心理活动,口头上带有儿童声趣的语言,最突出主要内容的语言,有序地组织在文章中。)4、分清主次(切不可一个人一个人地记流水账,要抓个别人的外貌特征写,抓个别人的动作写,抓个别人的语言描写,并且语句通顺,突出重点地描写。)
   第二、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把人物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所处的环境(场景)以及活动的整个过程都要观察得尽可能细致、全面。把与此次活动场景有关的材料把握好,记在心里。
   第三、展开想象,认真搜索。
如果说观察只是把握材料,那么展开想象就能使这些材料变得更加“活跃”,更加“灵活”起来,使场面描写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充实,更具体,更形象。例如“在自己参加的或看到过的场面中”,人物的言行、神情、状态、心理表现怎样;人物之间的关系,活动的环境与景物又是怎样的......都必须尽量想得“更细,更美,更妙”一些,像“活”了一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把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四、组织材料,把握重点。
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而应该根据场景的主要意图(中心)要求,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来写。哪些人物要细写,哪些人物要略写,在活动过程中,也有重点与非重点,哪一段详写,哪一段一笔带过,这要看人物所处的环境。有的方面不写,有的方面要重写,组成文章的材料重在选择,切不可什么材料都要,要把握好重点材料的运用。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