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做一名业务素质高的语文教师--作者:伍中艳
                          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旺盛学校      638011  
成为语文教师并不难,但要做一名业务素质高的语文教师就有些难了,那么怎样的语文教师算业务素质高的老师呢。笔者认为这具体体现在教师的知识底蕴、教师的语言修养、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师的创新素养等四个方面。
(一)知识底蕴
于漪说:“要教好课,教师的功底很重要……一个国家没有实力,就要被人欺,一个教师,业务上也一定要有实力。”于漪还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盖高楼大厦,基础一定要深、正、扎实。当教师也一样,要合格,要胜任,要有后劲,功底必须打得扎实。”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知识仓库里的货物不能不“杂”,但要杂而有章。这就需要广泛地阅读,有选择地阅读,并且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有条理地储存。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语文教学探索也是无止境的,需要的是百倍的勇气、非凡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教师的知识量是没有限度的,越多越好。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对知识要精挑细选,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学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导入
师:话说梁山好汉征讨完方腊之后,三军齐唱凯旋歌回。一日,来到杭州,一好汉在寺庙休息,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原来是浙江潮信,此好汉猛然警醒,想起师父曾对自己说的两句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料想自己将在此圆寂,于是焚香沐浴,自叠两脚,左脚搭在右脚之上,天性腾空,随潮而去。请问,这是哪位梁山好汉的最终结局?
  生:鲁智深。
  师: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延安小种经略府的提辖,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那么,是什么原因是他放弃了这安逸的生活,从此流落江湖呢?认真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以上的导入性语言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一定的知识底蕴。
﹙二﹚语言修养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必须讲究语言艺术,要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愉悦,关系融洽,师生都能沉浸在如鱼得水、海阔天空的境界中。有人曾作这样的描绘:“听好老师的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溪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形象地刻画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修养。
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才会有学生接受你的教诲,久而久之,就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优美生动、词汇丰富。
1.优美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他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教学用语既要有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谨的书面语,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之中,受到教育与感染。于漪曾说:“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语言的闪光来之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慷慨来之于胸中感情的激荡。不断地锻炼自己敏锐的目光和洞察事物的能力,不断地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是提高语言修养、克服语言平淡无光的有效途径。”
如一位教师在上《乡愁》这课时是这么收讲的: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这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当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时,我们由衷的希望这种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隔阂能真正成为历史,我们期盼欢乐的笑声能久久回荡在海峡的两岸。
 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语言、优美的文辞结束教学,这正如明朝谢榛说的“结语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那样,具有“撞钟”的效果,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人奋进;同时,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2.词汇丰富
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教师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传播者,理应广泛地学习,以知识的清泉滋养自己,不断地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我们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作为语文教师要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还要吸收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中的精华。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修养,是丰富其语言的根本。
如一位特级老师教学《听潮》时的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中看到的海的形象,请列举一些词来形容它的情状……我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远离海边的人,读描绘海景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海的壮观。作者鲁彦的《听潮》,着力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仔细体味。
   如果这位老师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又怎会有如此生动的导入语呢。
﹙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教学机智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由于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的合理的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例如一位新班主任走进教室,同学们热烈鼓掌,他激动不已,做了如下讲话。“同学们,感谢大家的信任!既然大家用掌声向我表示欢迎,我想大家一定会在工作中给我以大力支持的。我听有的同学在下面说:‘老师,就等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了!’这使我忐忑不安。不过,在我看来,我们班不存在三把火的问题。因为,我们前任班主任已把火烧起来了(掌声)。所以说,我面临的工作,不是烧“三把火”,而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所谓继承,是因为班级已经有了好的规章制度可供我们‘萧规曹随’;说创新,是因为,时过境迁,我们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对症下药(掌声)。”
 “如果说,实在要烧火的话,那不是‘三把火’,而是全班47把火。为了这难得的学习生活,希望同学们都燃烧起来,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掌声)完了。谢谢大家,请多多关照!”(掌声)
 
这番情真意切、妙语连珠的话语,融洽了感情,表达了期望,赢得了学生由衷的信任,这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四)教师的创新素养
要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有创造型的教师。教师自身必须有创新的意识。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要乐于从事创新活动,能够随机应变,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一个自己不钻研学问,只知道人云亦云、“填鸭式”教学的教师,他不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在教学中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作出创造性评价。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创造萌芽,而不能只是指责学生失败的结果。
例如说到布置作业,真让老师们煞费苦心,机械乏味的抄抄写写,名不副实的读读背背……学生倦了、厌了、累了,而这里有一位老师换了个形式,则请同学们写写《二十六个字母的畅想》。当他把这个作业写在黑板上时,同学们露出了惊叹兴奋的神情。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更令那位教师惊叹,有的把字母想象成生活中的各种事物:“J”是鱼钩,“O”是圆月,“M”是骆驼,“Y”是树杈,“H”是梯子……有的赋予字母深刻的内涵:“H”是两个知心死党,不管相隔多远,心里都有一份牵挂。“O”似一个卵,意味着一个生命即将到来,带给人无限的喜悦和好奇心。”“I”是坚强的小树,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它都矗立在风雨之中,期盼着撑开巨大的绿伞。“M”如两扇门,一扇通向成功,一扇通向失败,取决于你的选择。有的赋予字母多元的含义,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C”永远也圆不了,是因为每一次都半途而废;有的说“C"是一个有客乃大的长者,从不封闭自我;有的说”W"总是与“M”唱反调。有人认为”W“就如波谷和波峰,都是人生的一种姿态。有的说”Z“是人生之路,曲曲折折;而有人认为“Z”放慢速度转弯,是为了以后的疾驶……
    以上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不是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成为务素质高的语文教师,但每个语文老师都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教学特点,不断地向他们学习,从而成为一个有着自己教育信仰和思想,智慧地教出课堂的气象万千与洞天美景的优秀教师!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