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山寨”思想在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杨德全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惠光小学校  402673
提要:“山寨”是以低劣产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可在国外“山寨”经过模仿、运用、发展、创造之路使国家走向强大,这对我国的教育有启迪作用,反省我们的教育吧!
关键词:“山寨”;创造;强国;教育
、什么是“山寨”
即仿制品、低劣产品、假冒产品、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山寨”什么时候形成的
1、中国的“山寨”
自从改革开放后,国外的新工艺、新产品一传到中国来,慢慢地就有了“山寨”现象。最近十五年里,不管是国家的专利、新产品,不管是民营的专利、新产品,到了国外,人家都说是“中国的山寨”品,是仿制他们的,是侵权的,还上诉到国际法庭。
“山寨”机成为了中国手机在国际市场上的代名词。
“山寨”机更成为了中国手机用户的口头禅:手机信号不好——“山寨”机,手机电量不足——“山寨”机,手机使用寿命不长——“山寨”机,好像什么都是“山寨”的。
2、外国的“山寨”
“山寨”现象造就了强国。
500年前,葡萄牙是个不足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靠模仿、靠思维、靠创造,走向了海洋,成就了强国。
西班牙模仿葡萄牙的思维方式:发展,创新,使自己也成为了世界的一霸。
荷兰只有两个半北京城大,它向西班牙学习:模仿、运用、发展、创新,然后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英国接受别人的经验,由模仿、发展到创新别人的科学技术,使自己成为了世界工业革命的摇篮,更成为了世界的一霸。
日本百年维新——向西欧强国学习,模仿蒸汽机技术,运用机电技术,发展电子技术,创造微电子技术。使其成为了世界电子技术的中心王国。
以上这些难道没有“山寨”现象吗?
三、“山寨”的重要作用
1、“山寨”就是学习的过程。
2、“山寨”就是“动手做”的过程。
3、“山寨”就是“发展”的过程。
4、“山寨”就是“创新”的过程。
5、“山寨”就是“创造”的过程。
6、“山寨”就是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走向强盛的过程。
7、“山寨”就是以全面走向世界顶级,引领世界的最初步、最基本、最实用、最有效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办法。
四、国民思想的进步离不开“山寨”思想的正面教育
1、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山寨”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模仿方法,更是一种创造取得进步的方法。
2、社会的进步无处不“山寨”。
3、我们的教育要 摆脱“山寨”中的低级思想,要向“山寨”中的高级阶段——创造阶段努力发展。
五、教育系统中的“山寨”现象
1、“山寨”具有四个阶段
①模仿:照搬、照做、以样画葫芦。
②运用:运用到实际中,上升到做的过程。
③发展:有所进步,越来越好。
④创造:光有进步还不行,还要上升到发明创造,形成自己的专利和新产品。
我们国家现在的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大多就只有“模仿、实用”的水平,而没有上升到“发展、创造”的水平。
2、“山寨”具有普遍性
小学、中学、大学各个环节都实用。
3、“山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好的方面):
模仿(学)→实用(运用)→创造(创新、新发明、首创)→这是国民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方面(不好的方面):
光模仿而并没有升华到实用阶段,这就等于教育有脱节现象。(目前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光学不实验,光实验不运用,光看考分不看学生动手做或运用的能力,不看创造能力,还有用吗?)
光运用而并没有“发展”、没有“创造”,这就是纯“山寨”现象,跟抄袭一样。
这就是有知识,没能力。在教学上就是把知识教死了,学生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发散思维的空间,没有升华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创新精神、创造精神被遗弃了,被压制了,这是我国现阶段,小、中、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看一看吧!以色列区区8百万人口,世界五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得主国家,它们的教育中“学、用、创造”环环紧扣,他们把“山寨”做到了底,学到了家!
剑桥、、东京、麻省、慕尼黑工大都堪称“山寨”的典范,但同时,也是创造教育模式的典范。
我就不懂,“山寨”怎么在我们中国国民心目中就那么低下,就那么卑微!
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山寨”现象?
启示:光模仿不运用就等于没有模仿,没有学,也等于没有用。
光运用,不发展,不创新,就等于没有进步,没有希望,更不可能成为强者。
农村小学教育中,光教字词的读音和字义、词义,字与词分离(一年级的现象较严重);词与句子分离(二年级中的现象);句子与段分离(三、四年级中的现象);段与文章分离(五 、六年级中的现象);这些都是:“山寨”现象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具体体现。
再则,一年级复制幼儿园的内容,二年级复制一年级的内容……六年级复制五年级的内容,这也是“山寨”现象。
去掉“山寨”现象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走向“山寨”的终极目标——模仿、运用、发展、创新之路,使我们的教育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奋进吧!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