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铁厂镇第十九中学 134000
学、展、讲、练四步教学法是我校校本教研的成果。第一步学,就是学生的自学,而自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是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现将自己粗浅的认识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激发兴趣
1、制定学习目标。
任何行为都需要有目标的指引,没有目标的行为是盲目的也是不容易实现的。另外,目标的确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目标知道要通过阅读达到的目的。所以,制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心理相适应,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做好阅读的先导。
2、确定阅读的范围和目的,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思想品德课自学的重要途径是阅读教材,只有通过阅读教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必须进行科学的指导,确定阅读的范围和阅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激发阅读的兴趣并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的技巧,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课题、框题、和目题。
教材中的课题、框题和目题是一篇课文的体系所在,读懂了这些也就读懂了教材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课文的结构,揣摩教材的设计意图.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知识、心理疏导、行为教育为一体的课程,在课文结构上大致可以划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掌握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材将大量的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有活动探究题,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设计“教材出示这段材料的目的是什么?”“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能感悟教材深处的内容,并通过阅读将教材中的问题与问题连接,感悟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采取多种阅读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加以赞赏
在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如:个读、小组内的群读、分角色的阅读等,这样可以发挥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阅读的质量。
要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加以赞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所得,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功感,就会把阅读变成自己自觉的行动,就会不断总结之前的阅读经验,将自己的阅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阅读能力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会在长期的阅读锻炼中得到开发,我们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