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谈素质教育中的大音乐观——作者:陈炫洁

陈炫洁

四川省仁寿县景贤乡九年制学校   

摘要:音乐是美育的一个分支,与美术、舞蹈、书法、文学,共同起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若单谈音乐的价值不利理解音乐的本质特征,把它放在美育的广阔范围内去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激发对音乐的爱好。

关键词:音乐  素质教育

音乐既然是美育一个组成部分,它就有美育的共同特点和独特的特征。共同特征都是以美的形式作于用人的情感世界,颂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之目的,不同的是它们各自所用媒界不同,美术用画面,通过视角效果传递情感。书法与美术同源。文学(各种文学作品),可以看,可以听(讲故事),而音乐则是用特定的音响结构作用于人的听觉,实现思想和情感交流,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以音乐为主体,涉及相关的其它美育形式,能加深对音乐的价值体验。这就是我的大音乐观,是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下面主要谈音乐的情感美。音乐的情感不能单独存在,他是通过音响和节奏的内容来体现的。音响有口头表达与乐器表达。口头表达又受本人音质和地域方言影响形成各自特色。乐器有管、弦、打击等乐器。这些都使民族音乐形成丰富多彩的势态。而且音乐的情感还由其它因素所制约,如人的阶段性、行业性、人的性格。如下层百姓喜欢下里巴人音乐,而上流社会的才子佳人才喜欢阳春白雪的音乐。在创造美的方面,灾区农民不喜欢种兰花,而喜欢在窗台上种葱蒜,既装饰了窗台,又方便了生活。对音乐的需要也是一样,衣食无忧者总爱哼几句风花雪月的曲调,而以乞讨为生者,总会悄悄地唱起“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因为音乐的歌词是文学作品,文学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中又是由美术画面构成,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必须把它与文学、美术的审美观相结合。有的学校,音乐教师、美术教师、语文教师,他们定期举行联宜会,共同备课,以本行学科为主,兼容别的因素。音乐教师则是吸收美术和文学对生活的表现途径,这样在教唱和讲解音乐知识时,就会丰富生活而不枯燥乏味,使音乐更好地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例如,音乐在文学作品之中。如在短篇小说里塑造了一个痴迷于数学的数学家。他痴迷的程度令世人赞叹,他为了攻克一道世界难题,在实验室里,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专注于数学研究。夏天,蚊虫叮咬他不知道,在他的心里,他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数学天地。那儿有浩瀚的大海,这是数学的大海,他驾驶着探索的冲锋舟,破浪前进。浪涛唱着激情的歌,高吭而激越。那海燕唱着飞翔的歌,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数学大海的美景,数学大海里的歌,激起更大的钻研精神,他每攻克一个难关,就获得一次胜利的快乐。这说明,音乐走进了奋斗者的心中,奋斗者便激情奔涌。又例,音乐走进家乡建设者的心中。有一位农学院毕业的学生,回乡办大型农业。他承包了上千亩土地,种植各种农作物,机器耕种,无人驾驶飞机喷洒农药,他哪来这股激情,请听他经常爱唱的一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就是音乐的情感性。学生听了这个讲解,也受其感染,产生了对音乐的共鸣。这种让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对音乐的理解的方法,正是素质教育的方法。因为这不是生硬的灌输。又例,素质教育的音乐观,还可以把情感发掘伸向那些著名音乐家。他们追求音乐成就,痴迷的程度就说明他们在创作音乐作品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情感,为那种情感所陶醉。又例,称为世界乐圣的贝多芬就典型例子。有一次,他去街上的饭馆用餐,在待餐的桌前,他把餐桌当钢琴,用手指在无形的键盘(桌面)上敲击着,一曲完毕,他叫服务员结算饭钱,服务员大笑起来,因为他根本就没吃任何东西。他在创作中灌注了丰富的情感,所以他的作品被所有欣赏者陶醉。讲完这个故事,老师随即播放他弹奏的《月光曲》,倾刻把同学们的思绪带进那美妙的《月光曲》意境之中,被那美好的情感所感染,获得了高雅的艺术享受。评析:这种把讲故事与听音乐作品结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大音乐曲观的体现。因为这种教法打破了传统的照本宣科。凡能激发兴趣,激发情感的方法就可以用。又例:歌曲对人的情感作用还体现在工作中,事业上。这样的事例,前面已举过,不仿再举些例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打得最为惨烈,敌人的飞机、大炮把山上的表层都炸成了粉沫,可是他们用坑道战对付敌人。敌人轰炸炮击之时就躲进防空洞里,完毕了又出现在坑道,与冲上来的敌人拼杀。在难解难分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样事多了起来,以致司令部下令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这么做,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们对敌人的仇恨来自何处?请听他们在战斗的间歇唱的歌就知道了。”雄纠纠,气昂昂……就是保家乡……,打败美帝野心狼”。志愿军战士绝大多数是志愿参军的翻身农民,解放战争中留下的部队也是经过了革命的洗礼的爱国爱家乡的战士。他们的家乡分得了土地,翻了身,而美帝国主义趁新中国还很稚嫩时,想颠覆我政权,毁掉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怎能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呢?怎能不对侵略者仇恨满腔呢?再听在上甘岭战斗的间歇又唱的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翻两岸……”他们视死如归地战斗,为的是使美丽的家乡不被毁灭,自己牺牲不要紧,只要家乡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他的思想、情感就是从党的教育而来,而那些革命歌曲就传递着党的教育,歌曲以艺术的形式,以革命的情感感染每个战士,鼓舞着他们为国杀敌的情感,才使他们在战场上喷出了满腔怒火,这就是音乐情感力量。这也正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的,这也正是大音乐观的教法。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