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三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是培养能力的教育,提倡打破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 课外 创新 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方法示范。比如对一个问题怎样联想,怎样分析、结合,但课堂教育是要按教材进度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不多的。优生可以在短时间思考出答案,但差生则达不到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延伸到课外,把课外数学作为训练创新思维的跑马场。学生可以在这里让想象插上翅膀,让思维更上城楼。课外数学就是打破了三中心的体现。没有了老师的指导,思维可以独立驰骋,没有课堂的空间限制,他们可以自由组合与交流,没有课本的限制,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探讨的课题。在这里优生、中等生、差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各自的速度进行学习,即使最差的学生也可以把一个问题从始至终探索彻底。例一,老师在数学墙报上公布了一些课外思考题,目的是把他们引到课外数学天地去自由探索,发展思维。如:“有几个学生星期天去一座山上游玩,突出发现有一个深坑,坑的面积有一米2左右,坑内深不见底,一个同学说,谁能测得这坑有多深,今天中午的饭钱我管了。有个同学站了出来说,你们都退到20米外,我再施展身手。他们便向20米外走去。当他们回过头来,这个同学说我也知道这坑有90米深。同学们惊异了,这小子信口开河,口报鲤鱼三百斤。那位同学拍了胸脯说,不信问问附近村民去。他们慢游了一会儿遇见一位老农,一问,老农说这沉坑曾有人用绳索拴着石头吊下去测量过,是89米。几们同学更惊奇了,这小子凭什么知道深度的。不就是在我们走20米的时间里,他用了什么巧妙的办法知道呢?同学们,你们也想想吧,他可能用了什么方法?老师这道题还真富于挑战性。青少年的天性就是不怕挑战,他们好奇、求知欲强。素质教育强调“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在课余作了大量工作,有的找到自家附近的深井,用手电筒往里照射,不用软尺,在很短的时间内怎么能测出深度呢?看那数学墙报栏里,老师又给出了提示,可以跨学科思考,比如物理、化学等。同学们又有了思维的方向,思考的结果与化学无关,这是老师用来干扰思维的,应与物理有关,与光学和声学有关。其中存一种推测是这样的,那小子一定身上带有小型手电筒,别在腰间夜晚上下楼梯无灯时用的。那坑口边上一定有石块,他趁那几人转身走路时,他拿出手电筒照到了坑底,打开手机里的秒表计时功能,看着时间,抛下一块石头,石头落底听到声音用了多少秒,声音在空气媒质中传播速度×时间=距离。但手机上的计时器只能小到秒,没有更小的单位了。于是又有学生推测,那人一定是班上的体育爱好者,他身上带有专门的短跑计时器。由此,他们的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倍感欣慰,对同学们说,无论你们的思维是否十分正确,也无论那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你们的探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你们调动了所学的知识,数学的、物理的知识,这就是创新思维。老师讲到这里,又有一个学生还要补充,他说我估计那个同学身上带有现代高科技的红外线激发测距仪,只需要往坑底一照射,答案就出来了。又有一个学生发言了,我不同意这个分析,因为他又不是社会上的专业测量人员,而且即使他家里的人是那类人员,有那个工具,但他们几人当天去旅游,事前又不知道会遇到深坑。老师表扬了他们二人的探索精神,无论谁的正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评析:以上例来看,这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论,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了生动活泼的方式,此例中这种方式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从而使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创新思维也体现其中。又例:某老师一天把学生带来一个郊外的树林前,这里有一个古老的树桩。这树桩高3米,粗大约有一米直径,树桩表面极不规则,还有一个大的偏板。老师要做什么,学生们来了兴趣。老师要同学们测出树桩的表面积,这也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课题。要是树桩是标准的圆柱体那就好办了。但这极不规则大凸大凹的形状怎么测呢?大家明白,这正是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课题。果然同学们思维的轮子飞快地转动起来,有的说把它想象成一个大约的圆柱体,以求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去计算。虽有误差,也八九不离十吧。有的说,把树皮刮下来铺在地上,就好测量了。但老师说,不能损坏原物体,但这话却启发了一个学生的思维。把不干胶纸贴在树杆上,无论怎样凹凸不平也可以贴满,缝隙也能贴周到。然后把贴上去的纸启下来,贴在地面上,贴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测得它的面积就是树桩的表面积。同学们对这个办法十分赞赏。老师也给予肯定,表扬了他善于创新思维。评析:数学课外活动为什么能激发创新思维。这是由以下因素形成的:一是学以致用的成就感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学习武功总想找人比试比试,学了写作知识,总想写一点东西投稿,如果能发表那就是成功的表现。赞美之声接足重而至,自豪感由然而生。所以课外教学可以检验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富于激发思维的课题,学生用常规思维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就会被逼出创造性思维,这就是遵循学生思维规律的结果。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黑龙江科持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