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经开区第一小学校 638000 摘 要: 面对当前小学生活习惯淡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忽视劳动教育的问题,本文从小学生劳动教育重要作用的角度,提出了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习惯的三种策略,尝试提高学生生活习惯训练的可操作性;提升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 劳动教育;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 一、 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中忽视生活习惯的培养。独生子女养育的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对孩子过度的关爱和保护,出现家长全全包办孩子生活的情况。进入小学之后,家长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认为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已经不重要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而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所以,他们不会让孩子插手任何的家务。他们认为生活的习惯不需要特别去培养。当孩子们长大了,他们自然就会了。少数家庭虽然意识到生活方式培养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具体的方法,更没有规划和目的。 2.学校教育中生活习惯培养的淡化。小学阶段是儿童“培养教育”的关键时期。现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培养教育的热潮。然而,在现实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更注重影响儿童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学校生活习惯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缺乏规划和可持续性。 二、 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们参加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出力挥汗,接受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素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勤奋、节俭、低碳生活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因为,不经劳动而养成的生活习惯,很容易落入空虚的教条之中。 三、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1.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特点。小学劳动教育不同于成人,它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其次,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动手整理书桌、刷洗餐具等,提高其生存的能力。最后,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比如洗衣机和热水器。通过劳动教育,小学生可以了解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更可以知道生活的不易。进而,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2.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要动手实践劳动行为,小学课堂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劳动课堂劳动包括:做简单家务和在学校自我管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劳动也将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其关联到的内容的难度也不同。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劳动活动包括:自我照顾,如,自己穿衣服,吃饭,做简单的打扫劳动,等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不仅要完成自我照顾,还要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拖地洗碗等,还要学会做植树、浇花等学校劳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处在实时更新之中,变得更加详细、深入。 3.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性。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慢慢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许多小学生是家庭唯一的孩子,父母都非常爱他们,一切都负责安排到位,导致很多学生严重地依赖他们的父母,一些小学生甚至不自己穿衣服,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发展,也不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养成。 四、 劳动教育视野下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1.弘扬“劳动精神”。首先,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在内的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此外,它为学生通过劳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次,课堂劳动文化的创设、劳动活动情境的创设、劳动体验活动的设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渗透”,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其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热爱、尊重劳动的习惯。 2.具化日常生活劳动。习惯的培养来源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通过对各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了解小学校园中,小学生最需要培养的生活习惯。然后对这些生活习惯对应的生活劳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列出了培养生活习惯的劳动清单。在关注具体劳动项目之后,进一步细化了学校和家庭教育在本项目中的作用,并对劳动项目的具体要求、劳动行为的评价进行了细化,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五、 结语 总之,通过系统、具体、扎实的劳动教育,自己动手让孩子们感知并形成了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这既能促进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又能督促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其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郑曦.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08-209. [3]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孙福胜,杨晓丽.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人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0(11):6-8. [5]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