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井研县竹园镇中心小学校 613109 学生来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倡导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由牵着学生的手在知识的海洋里学游泳到自由遨游,领悟人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导师,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多数人的创造力达到高峰。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的对待每位学生,蹲下来,看学生,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敢问、敢说、敢于指出老师的失误。教师要宽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学习,勇于创新,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 从前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老师结合课文的教学,应该达到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老师备课时设计好的。可是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如:电视、上网、报纸等,比较简章的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扫清障碍。所以学生需要老师教会他们什么呢?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教学目标,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老师的功夫在课外,应该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为了达到目标,师生可通过讨论,互相补充,共同解决。 三、师生探究教学目标 师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就必须达到教学目标。要达到目标,应经过以下步骤: 1、对课文整体感知,把读还给学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理解课文的重要性。老师既是引路人,就让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如:不跳字、不漏字、重音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有针对地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各抒己见铺路。老师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不理解意思的句子勾出来,可借助工具书、讨论,把不懂的问题解决,让全体同学交流自学所得。通过主动学习,成果共享,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并揣摩、理解、概括,老师点拨。学生只有认真阅读课文,才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在回答问题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把探索的结果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有说一点就说一点,也可以先念书上的答案后再概括。最后由一位学生综合探究结果,老师点拨。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理解。 (3)、精读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语言的妙用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精读一节,体会文章语言的妙用。要求读出感情、读出层次、逼真再现人物活动氛围,让师生感情随着课文的情感而动,把学生带入到特定氛围中,激发想象和联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 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体的桥梁,学生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常借助于学习活动,多讲话会使人灵感涌动,增加创造力,提高思维水平。因此,老师要精讲,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中质疑,有疑而问。《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结尾写:小女孩悲惨地死在大街上,又写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有同学说:我要问一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结尾呢?作者有没有爱心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分析写作原因,同时点出文章的写作目的。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诱导,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勇于创新。 四、悟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读有字之书,悟无字之人生。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愉悦中,进行着人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独立的人格意志,这样的教育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教学《挑山工》,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是怎样超过游人的?它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回答。这是一篇教学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美文,所以,教学时要适时适当的对学生教育,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探究人生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给学生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