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林县第一小学 533300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总体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还不能自主安排和选择内容,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设计。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就会较为盲目,很难集中精力高效学习,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状态。不少学校教学形式主义明显,为合作而合作,缺乏合理的设计与引导,不能为他们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也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无法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探究,也不知自己学习的结果,不能做好自我评价,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不仅不能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2.没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学习需要一种环境,需要一种气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很多都是依靠气氛带动,都是依靠他人的情绪感染。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合作学习氛围,很多学生就会失去动力和热情。这是小学生的现实基础,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由于很多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相对枯燥,尤其是一些生字、短语或者文本思想理解,不少学生感到相对单调,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以非常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带动更多人的自主学习。但是,很多教师仅仅在合作学习环节、内容上下功夫,却不能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创造和调度,无法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这是影响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原因。 3.合作学习学生参与不平衡。衡量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够实现全员参与,能够促进学生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但是很多语文合作学习学生参与不均衡,受到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获得平等的话语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更好地参与;另一方面,教师在分组和分工过程中不够科学,造成学生层次差异过大,或者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来做。这是影响很多学生不懂合作学习的重要原因。 二、提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分析 1.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学习是一项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需要教师调动各种有效因素,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一定要主动创设和引导,教师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表达,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能够带动更多的学生思考和表达,从而营造积极思考和探究的氛围。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信和满足感,不断提升他们参与的热情,以教师的鼓励来带动更多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借助一定的手段,比如通过多媒体,将所有的学生聚焦到合作学习的核心问题上来,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学习《田园诗情》这篇文章时,教师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学习过的关于田园的诗歌,你去旅游参观了哪些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很多学生开始回忆自己学习或者背诵的诗句,他们有的背诵学过的诗歌,也有的学生诵读自己阅读的诗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当问到参观过哪些自然景观时,学生更是非常兴奋,纷纷表达自己旅游去过的地方,观看过的自然风光。然后抓住契机,趁机向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课文的二三四段写出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第五段又写了什么内容?人与自然、动物又是怎样的关系?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相互分析探究。 2.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并做好有效分工。合作学习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需要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是保障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基础,每个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对学生进行有效分配,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做到实力相当。尤其是小组内部的学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的学生,这样能够实现更好的带动,实现互帮、互促、互助,实现能力互补,既让上层生体会到“教”的快乐,又让下层生体会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合作过程中也就能够积极参与,也能够让合作学习做到有序高效。首先选择基础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还能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其次,给每个学生都分配一定的任务,做到全员参与,还能保障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江雪》这首诗,各个小组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一个同学负责整理大家的主要观点,一个学生负责朗诵,选出一位学生来陈述大家的观点,剩下的成员则根据自己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表达对诗歌画面、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分别讨论。这样的分工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又能相互借鉴方法,丰富他们的思路和鉴赏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思想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感悟之后,再围绕关键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这样才能做到高效学习。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学习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知识要转变成他们的经验,要内化为他们的素养,都需要学生自己来慢慢实现迁移和提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就是让学生不断丰富经验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保障合作学习效能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能够围绕相关任务积极学习,做到目标明确,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做好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够依照一定的方法与合理的方式进行合作,才能保障学习效率。教师深入学生,做好指导和启发,确保学生能够有序合作,防止跑题,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或者进行拓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习《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先对这首诗进行想象和感受,感知诗歌人物对话,体会诗歌直接表现的人物和间接描写的人物,以此来感知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合作探究诗歌表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尤其是隐者这一形象,每个学生各抒己见,陈述自己心中的隐者形象。在探究主题思想时,隐者不在此地而在此山,云深不知处,就像山中的仙人。同时,诗人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它由惆怅而期冀最终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感叹,诗歌对隐者的描绘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这样,学生能够在合作中逐步深入领会诗歌内容,不断拓展对情感内容的感悟,让学生学会理解和鉴赏诗歌。 三、结语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基础,在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能够与同学、家长合作学习与探究,在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素养与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让学生能够会学习、会合作、会创新。 参考文献 [1]邢慧洁.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4) [2]杨权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