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桥自弯学校 427113 随着高考改革,地理学科越来越重要,地理学科变成很多考生“四选二”热门话题。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决定了地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本人通过近四年七、八年级地理教学实践,对如何组织一堂高效地理课具有一定的见解,现分享如下: 一、教育观念转变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在它的指导下,我们应逐渐改变过去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能力培养为辅,教师讲授为主,学习为辅的观念。把一堂主角进行有效地换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堂课上起到“导”向作用,即: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是检验一堂地理课能否收到好效果的一个关键。 二、营造和谐氛围 根据新课程理念,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提问与概括、假设与陈述”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地理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也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灵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并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师生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于默契,从而减少了人际间的心理冲突,因此“和谐的氛围、积极地情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值得教师们的关注。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角度,与学生交朋友,连成一片,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 其次,设疑问,创情境。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 总之,一堂出色的地理课需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师生合作,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并选择适当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为学生提供线索及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