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中学 4272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是马列主义对人发展的最基本要求,落实到教育中,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所以说,“以生为本”就是当今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当今教育对“以人为本”思想具体实践的结果。何为以生为本?我想结合教学实际,略谈一二: 一、让学生自己读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树立学生自我成长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自然成长,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知识是从认识开始的,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是发现和掌握真理。在语文课上“读”就是认识的最基本形式,我认为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如《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从“读书方法指导”到“自主阅读推荐”课文,我让学生自己去读,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他们的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让学生自己问 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的教育就是启发学生潜能的过程,尽可能的开发学生的未知领域,促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启发潜能教育的理念,我们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尊重、信任、关怀学生,让学生乐观进取,逐步启发学生的潜能。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潜能呢?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和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面对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有着一种好奇心和想知道事物根源的天性。如果教师给了学生自己提问的机会,他们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佳。我班学生就特爱提问题,学《威尼斯的小艇》时问“轻快”、“灵活”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学《燕子》时问写燕子的外形为什么用“凑”字等等。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三、让学生自己说 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说,要鼓励学生自己多说。在备课时老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想说、敢说、能说的机会。只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到实处。如在教《晏子使楚》一课时,学文成熟之际,我是这样创设情景:晏子凯旋归来,齐王会说什么,齐国的大臣会说什么,齐国的百姓会说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四、让学生做主评价 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最感兴趣一个环节就是汇报展示与评价,全班8个学习小组,以组长为中心,组员之间通力配合,人人想上讲台,人人有准备,人人好展示。我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只是恰当地,恰到好处的对知识点进行点拨,至于学习评价由全班各小组讨论决定,尽管学生有时为了本小组能获得1分或2分,争论面红耳赤,我也习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这就充分体现了“放手”。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始终觉得,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勇于放手,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