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 710100 【摘要】讨论是语文课堂教学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信息交流,让学生辨析式的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又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能有效举措。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让有效讨论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效益。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教师学生 讨论 【正文】 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思想十分丰富,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应提倡用启发、诱导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上课就相当于老师和学生在开座谈会,双方就要平等的交流和探究,而不是学生只一味的听老师讲述,学生是要参与到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这一课堂教学的精辟论述,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体现得更加丰富和充分,以求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讨论的意义 讨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或课堂集体交流的方式,围绕核心问题开展各抒己见式的探究,这一过程,学生要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问题的认知过程开展谈论和探究,既锻炼了思考问题的认知能力,谈论的过程又历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可以说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老师们地重视。通过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被动地听,而是积极参与,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增强主体意识。讨论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同的人由于 年龄、家庭出身以及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会存在认知和理解的不同。而讨论正好可以让大家听到不同的声音,从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标。继而加深对问题的看法和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正好渗透了解决问题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正是讨论的积极意义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为了参与讨论,必须认真参与自学教村,圈点评注。听别人回答时,必须思考分析;提出已见时,又必须据理争辨。因此,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培养和提升。教师通过倾听学生讨论,可以及时捕捉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讨论的运用 1.紧扣“中心”,抓住讨论重点 文章的中心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明确的创作主体意图:或赞扬,或批评,或揭示某种道理等。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就应围绕中心进行讨论。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理解每一部分内客之后,应围绕“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这个向题进行讨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集中反映了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这也正是作者所要赞领的。虽然学生初步理解了内容,但这一中心句的出现,是紧随女用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之后,学生很容易就阿三的回忆。即:“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自然得出结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但这种理解是狭窄的,肤浅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把作者提到的这几件事联系起来,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学生深刻思考,充分讨论,才认识到:和伯父谈论《水浒传》这件事体现了鲁迅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以及教育的循循善诱;从谈“碰壁中”感受到鲁迅先生为了救国救民,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从救助黄包车夫中,我们仿佛看到的了鲁迅先生那“储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所有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这正是作者通过具体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突破难点,注重讨论深度 讨论是为了解决疑难,集思广益。如果讨论的问题太容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从文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不需要熟读精思,这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讨论的向题应该有一定的深度,突破课文的难点,使学生“动天君”之后才能得以回答,像摘桃子那样跳一跳才能够得到。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深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提出新的向题,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阅读技巧的发展。但应注意切不可偏离课文主线,如果问题不切实际,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也就会无言可发,且极易挫伤学生讨论思考的积极性。 3.丰富想象,扩大讨论范围 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尤其是古诗教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段关于古诗教学的话,大概的意思是:古诗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作者丰富情感世界和优美的诗歌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出古诗的丰富内涵是一件优美的情感体验和及其愉快的事情。而实现这种目标的途径,讨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不仅如此,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出于名家之手,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花香鸟语、风光旖旎,还有世间百态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浪漫豪放,也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温婉情愫……这些林林总总是蕴含在文字中的,要深刻体会到,只有通过组织适当的探究和讨论,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展开激烈的碰撞和交流,扩大讨论范围,才能体会到。 三、讨论应注意的事项 叶圣陶先生曾在一封信中说到:“为活动而活动,当然不好。任何事情,遗其本旨,流于形式,均属不好。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这段话告诉我们,讨论虽有重大意义,但不能滥用。有些课文段落适于讨论,有些则不适宜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有些问题则不需要讨论。 一般地说,说理论事的文章,含义深刻的句段,经过讨论能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写景状物的文章,平白如话的叙述就不需要对论。对课后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讨论。而对一些练习题及答案明确的思考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同时,对学生回答错了的问题,不宜急于纠正,而应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明辨是非。如学《桂林山水>一文,学生将“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读成“绿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时,我让学生朗读比较讨论哪个句子更好,学生边读边体会,感受到原句的“那是”一词,让人感到亲切,仿佛漓江的水呈现于眼前了,也自然意识到应遵从原文。 除此,讨论时还应在意以下几点: 1.讨论必须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一篇好文章好比滋水丰富的甘蔗,不能只由老师吃得津津有味,而不让学生去咀嚼,去品尝,汲取里边的营养。学生自觉地汲取里边的营养,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应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边读边想、图画、评注等一系列读书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达到自主能动读书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讨论虽然包括教师与学生讨论、学生与学生讨论等多种形态。但教师的发言不是目的,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可越俎代庖。同时,要积极创设梯度话题,让学情不同的和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均有话可说,均有机会发言,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发言作出不同的评判。对发言水平高的学生,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以促使学出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对后进生的发言,哪怕是“一孔之见”,也要予以表扬,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理顺句子,使其能清楚的表达问题,逐步达到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样,既发展了语言,又发展了思维。 3.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评议。为提高讨论质量,教师也要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掌握反馈信息,及时给以引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虽“及时”但又不“急躁”,舍得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深入文本,细心阅读、思考、讨论、争辩,待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时,教师再参与进去,适时点拨,恰当评议。教师评议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而要形成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但学生预习有错误也得纠正,如有缺漏也得补充,有完全没注意到的地方,也得提出来加以阐释……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推广并深刻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 9787107111839) [2]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