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300451 摘要:本文将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背景、意义、开展模式、实施策略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所采用的模式与实施方式,通过分析现行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管理方式和提升认定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仅是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检验,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 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工作背景 随着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能够为社会提供符合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对高技能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可以提升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二、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意义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衡量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声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教育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2. 促进就业: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学生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3. 推动产教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现行模式特征 在高职院校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常分为三种模式:国家认定模式、行业认定模式和校本认定模式。国家认定模式依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强调统一性和权威性。行业认定模式则更侧重于特定行业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校本认定模式则由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自行制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但认定标准、流程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两个重点问题,一方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行业标准对接不够紧密,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不完全匹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导致学生的技能认证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另一方面,认定过程中流程复杂,公正性和透明度不足,认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影响了认定结果的权威性。 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方式优化 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不足,特提出两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实施方式的优化措施。 1.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市场需求匹配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为确保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行业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这包括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就业市场变化等因素的研究。可以通过行业报告、市场研究、企业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 (2)优化专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对接:根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高职院校应优先发展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如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同时加快建设人才紧缺领域的专业,如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并改造升级传统专业,以形成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 评估专业设置是否与区域重点产业相匹配,可以参考《2021年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报告》中提到的原则,确保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及需求,突出城市特色、注重内涵建设。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对接:高职院校应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相衔接,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中的意见,进行课程和技能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4)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技能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合。 (5)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高职院校应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确保认定结果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6)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社会认可度:遵循国家相关政策,优先发展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加快建设人才紧缺领域的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 2.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校本校认定模式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校本认定模式是指由学校自主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方式,它强调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需求,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考核办法。以下是实施校本认定模式的几个关键步骤: (1)需求分析与专业对接: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进行行业需求分析,确保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相匹配,如《2021年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报告》所述,以实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2)制定认定标准:学校应根据《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制定符合自身特色和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3)建立认定机构: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负责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4)课程与培训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机结合。 (5)实施考核与评价:学校应组织专门的考核评价,可以采取理论考试、实践操作、项目评审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6)证书发放与管理:对于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学生,学校应发放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建立证书管理体系,确保证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7)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学校需要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进行评估和审计,根据反馈进行持续改进。 (8)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认定标准的制定和考核评价,确保认定结果的行业认可度。 (9)政策支持与宣传:学校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校本认定模式的认可度。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就业,推动产教融合,还能增强国际竞争力。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完善认定标准,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 3.徐蕊,高职院校开展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探究,2015(09) 4.郑力维,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新模式探索,中外企业家,2019(23)
|